罗中立 官方网站

http://luozhongli.artlianhe.com

罗中立

总浏览人气:109545

罗中立,1948年生,重庆人。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,1983-1986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院研修部进修。作品《父亲》获“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”一等奖。曾在纽约、芝加哥、波士顿,布鲁塞尔、悉尼、北京、台湾等地举办个展。台湾“山艺术文教基金会”设立了“罗中立油画奖学金”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。作品被中国美术馆、上海美术馆、中国台湾山美术馆、美国哈佛大学、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美术馆、新加坡美术馆、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。    1980年作品《父亲》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。
查看详情>>

罗中立 艺术家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 曾经那个赤脚的少年——罗中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为了梦想 从小龙坎走到黄桷坪

    昨天上午,捐赠仪式结束,罗中立接受了重庆晚报记者采访。他回忆起了让他彻夜无眠的一次黄桷坪之旅,那个充满理想的“饥渴”少年,追逐梦想,奋力拼搏,取得今天的成就。

    他说,报答社会各界、师友们的最好方式,就是把对教育、对艺术的热情传递给更多的艺术青年,资助他们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顺、更好。

    为了激励学生向莫言求一幅书法

    罗中立笑着说,这次颁奖时,他与莫言坐在一起。

   “我们聊了彼此的作品。”罗中立说,虽然他们各自作品表现形式不一样,但是创作思路都是一样的。“我们都关注本土历史,我们的选题都有共同之处,根在乡土。”

   “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,作品很受追捧,我们川美图书馆也有他的作品。”罗中立坦言,他们会在图书馆设立莫言专柜,陈列莫言各个时期的作品,供学生们阅读。

   此外,他希望莫言对川美学子写一幅书法,勉励大家,“他书法也很厉害。”

   在会场上,莫言答应了罗中立。

   同样是奖金心境已经不一样了

   罗中立的《父亲》获过不少奖项,从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算起,罗中立走上中国当代艺术这个舞台,至今已有35年。

   35年,从当年400元奖金到如今100万元大奖,除了金额,变化的还有罗中立的心境。

   35年前,还在川美念大三的罗中立,创作《父亲》获得400元奖金。罗中立回忆,同学们都嚷着要他请客。

 “那个时候我跟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样。”坐在记者对面的罗中立,穿着黑色上衣,围着格子围巾,儒雅沉稳。很难想象,罗中立口中的不一样,究竟是哪样。他总结为一个字,疯;两个字,调皮。

   第一次获奖,罗中立请全班20多名同学在黄桷坪一家饭馆搓了一顿,花了30多元。

   如果说当年《父亲》获得第二届青年美展金奖,那是罗中立一幅画的肯定,而此次中华艺文奖,则是对他艺术创作打了一个结。

   这一次,100万元大奖,罗中立没有请任何人搓一顿,而是全部捐了。

   那一夜借宿川美附中 通宵未睡太激动了

   罗中立回忆,他小时候住沙坪坝,父亲常带着几弟兄出去画,自己对画画的兴趣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。

   临近初中毕业,罗中立向往的艺术殿堂就是川美附中。罗中立哥哥的同学在川美附中念书,为了咨询考学的情况,大约在1962年,罗中立从小龙坎出发,舍不得把鞋子弄脏,打着赤脚走了近两小时,赶到黄桷坪。“那时候,周围还是农田,还没有现在的涂鸦墙。”回忆那段艺术之旅,罗中立若有所思。

 快到黄桷坪时,罗中立在池塘里把脚上泥巴洗干净,穿上鞋。

 

  “看着校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群,我感觉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有一顶光环。”罗中立坐在校门外,等了哥哥同学一整天,天黑了还没有等到。后来,川美有位老师的母亲把罗中立带到男生寝室,让他住了下来。

   “那一夜,下着雨,我通宵未睡,太激动了,我进入了川美附中,还住了下来,第一次觉得自己离艺术殿堂那么近。”第二天,热心的同学还领着罗中立参观了校园的展览馆,激发了罗中立对艺术更大的向往。

   “直到现在,只要校园下着雨,安安静静,我就会想起那一晚。”后来,罗中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川美附中。附中毕业后,罗中立又回到大巴山生活了10年,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考入川美。

    罗中立总结自己,从小有热爱,青年有理想,现在选择了艺术的生活方式。无论是校园建设,还是夺得大奖,在他看来,最好的报答就是将自己对教育、对艺术的热情,传递给更多艺术青年。他也希望,更多的青年艺术家,能够燃烧起创作的热情。


扫一扫关注微官网